-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hhxzfbgs/2025-00266
-
发布机构红河县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7-11
-
时效性有效
红河县哈尼梯田管理局 对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1号提案的答复
中国共产党界别、龙立德、秦绍刚、罗文志等委员:
你们在红河县十四届委员会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保护利用哈尼梯田的建议》、《关于加强旅游环线梯田保护的建议》第21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你们的分析很到位,“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使不少地方的梯田变为旱地,并且有逐年增多的态势”。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梯田产出的经济效益满足不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外出务工增多,出现水利灌溉滞后、基础设施滞后、梯田产出效益不高、水系管护薄弱等情况,给哈尼梯田保护传承带来很大的困难。针对你们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1.关于“各乡镇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引导群众牢固生命共同体一体保护、一体治理的意识”的建议。
根据你们提出的建议,红河县哈梯局高度重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根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哈尼梯田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十条措施》等法律法规,成立了红河县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委员会,编制了《红河县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规划(2023—2035年)》,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一体保护、一体治理的意识,传承好农耕文化遗产,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哈尼梯田美丽画卷。2022年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2023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关于“织牢梯田水网。县级行业部门和各乡镇要抓好在建和待建水利工程建设,梯田湿地公园保护以及梯田渠系灌溉设施配套纳入国家大中型梯田灌区建设项目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对年久失修、集中连片的损毁梯田进行整修、加固”的建议。
县哈梯局协同国土、水务局和农科局等相关部门,加大梯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河湖管理,提高哈尼梯田水源保障能力。红河谷大型灌区、本那河大(二)型水库等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马戛水库建设加快实施,俄垤水库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一河五库”连通工程投入使用,互联互通的梯田天然水网骨干系统加快构筑,年节水量将达582.89万立方米。同时,整合项目资金,先后修缮沟渠20千米,恢复梯田1980亩,治理水土流失987平方公里。今年,为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已编制《红河县哈尼梯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和《红河县尼美梯田保护恢复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一是积极筹措项目资金,整合农科、水务等部门相关项目,优先修缮保护区梯田的沟渠、田间路等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灌溉能力,降低劳动成本。二是聘请赶沟人20名,对梯田保护区的主要灌溉沟渠进行日常管护和水资源调配工作,确保沟渠通畅,提升运水能力。三是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利用三年时间完成保护区内1500亩梯田恢复任务。
3.关于“畅通梯田路网。在不影响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加快梯田道路网络体系建设。加快梯田保护区乡镇全域旅游环线等级公路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休闲步道、驿站等公路景观节点。试点推行梯田单轨、无人机机械化运输”的建议。
稳步推进四改三公路建设,实施红河县哈尼梯田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修建沟渠11段,长2158.4m;修缮田间道路4条,共2256.9m;水池1座。完成尼美梯田单轨道运输试点项目3100米,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和减少粮食运输成本的支出,对提高农户耕种粮食具有促进作用。抓好惠民政策落实,2018—2023年,累计补贴水稻种植农机具2214台(套),惠及稻农1724户,发放农机补贴款461.77万元。
4.提高种粮质量。制定生态补偿、引入种粮主体、植入二次产业等具体措施,设法改进梯田生产方式,积极探索“沟路一体”建设以及机械耕种和运输有效措施。统筹生态环境、农业产出、资源利用技术等要素,巩固拓展“稻鱼鸭”综合种养成果,探索冬闲田水生经济作物复种模式,丰富梯田四季产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加附加值。近年来,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积极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打造“一水三用、一田多收,一户多业”的哈尼梯田立体循环生态圈。2024年共发放稻田鱼苗273吨、鸭苗12.9万羽、鹅1.85万羽,“稻鱼鸭共作”综合梯田面积39000亩。覆盖13个乡镇带动农户26285户,梯田亩产值从单一种植水稻1670元提升到6504元,带动户均增收8511.98元。发展种植梯田红米5.8万亩,在拼多多公益支持下,红河县云海红米合作社、红河酷爱红米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其加工能力强、熟悉东部市场及电商操作的优势,将其3000多亩基地所产的梯田红米,通过拼多多店铺向市场销售,惠及8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0余户。加大对农村合作社扶持力度,对经营哈尼梯田产业的嘎他红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等9家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鼓励发展梯田特色产业,助推哈尼梯田的整体保护。鼓励经营农产品的企业和合作社申请使用“三个标识”,通过宣传引导,认证审批,共有5家企业和合作社使用“三个标识”,使用标识后,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收入。
5.关于“创新发展产业链。开发特色餐饮,结合节庆活动深挖本土传统特色美食,打造绿色、乡土、色香味俱全的农业文化遗产盛宴。支持发展建筑外部风貌突出民族地域文化,内部功能设计现代化满足游客住宿舒适度的乡村民宿。打造深层次文化游,培养专业讲解员,整理现有资源,开发文化体验型产品,提升梯田文化吸引力”的建议。
红河县非常重视农文旅融合,在保护区因地制宜打造旅游特色村,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等旅游服务产业,建成了龙玛客栈、田畔人家、康藤·红河谷帐蓬营地、苏红半山酒店、云上居、林韵山居等具有民族特色、高标准的乡村客栈。龙玛村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村长有请”系列活动,丰富农耕体验活动,增加游客流量,全村年旅游收入约70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和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销售,促进保护区群众经济增收。
感谢你们对我县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县哈尼梯田管理局
2025年7月11日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首页
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政民互动
政务服务
走进红河



滇公网安备53252902000115号